很早以前,我对于读书是很鄙夷的,虽然为了在小姑娘、或者公司同事面前留个好印象,时常在嘴边挂个爱读书,但事实上之前确实读的很少。
因为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,你所需要的很多知识点,所需要的很多精神食粮,很多见解经验,都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到。
所以何必傻乎乎的,挨个去读那些个死书,直接把别人已经总结好的“干货”知识点,直接拿来吸收学习,不是更聪明一点吗?
以至于当初的我狂妄到,从骨子里否定读书,而另一方面又狂热的追逐“干货”,每每刷到眼前一亮的知识点,醍醐灌顶一般的经验阅历,就像捡到宝一样,喜不自胜的一边各种收藏,一边抄写增强记忆。
但当我抄了3个A6大小的笔记本之后,我却慢慢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,对比“干货”带来的好处,好像问题和危害反而更多一点。
那盲目追逐“干货”,到底有什么危害了?
个人觉得,大概有以下5点。
1,稀碎的知识点,没前没后,没有系统,不好吸收,无法落地;
互联网,尤其是当下的移动互联网,咱们所接收到的“干货”,其实非常碎,非常稀碎,貌似好吸收,但没前没后,没有系统不成体系,轮到最后,你发现你懂的只是字面意思。
加之没有体感稳固,就算是很有价值的“干货”,但对于你而言,这个价值只是浮于表面的九牛一毛。
其实这也是我之前做教程的套路,由点成面,细碎的干货点免费分享,但成系统的知识面就要重金收费了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假期物理群
- 快来学习吧
-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赏